【纲要|党员学习感悟】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

文章来源:智能汽车学院发布时间:2025-02-24浏览次数:158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2024-2035年)》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行动纲领,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我深刻感受到规划中蕴含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结合工作实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升级

规划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产业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当前,我国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速,高职教育需主动对接新业态、新技术,打破传统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脱节”问题。作为教师,应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更新,通过共建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同时强化自身“双师型”能力,在技术研发与教学实践中架起校企合作的桥梁。

二、数字赋能,重塑教学形态

规划提出“加快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需以数字技术破解实训资源短缺、教学模式单一等难题。实践中,应积极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利用MR/VR技术模拟真实生产场景,提升教学直观性;推行混合式教学,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智慧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依托大数据分析学情,实现精准化、个性化评价,推动教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三、立德树人,培育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技能人”,更要塑造“德技并修”的时代新人。需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通过大国工匠案例、行业先锋故事厚植家国情怀;在校企合作中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使其在技术快速迭代中保持核心竞争力。

四、扎根地方,助力区域发展

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产业特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引擎”。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搭建产学研平台,推动教师科研成果服务中小企业技术升级;开展技能培训与社区服务,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

学习规划,深感重任在肩。未来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在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厚植育人底蕴中贡献高职力量,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迈入新篇章!

智能汽车党支部 陈日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