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融合,教学创新

——智能汽车学院举办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研讨会

文章来源:智能汽车学院发布时间:2024-12-31浏览次数:147

在数智化浪潮的推动下,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探讨和优化专业建设,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汽车学院于近日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数智化时代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探讨”的公开教研活动。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韩攀峰老师主持,吸引了众多教师和行业专家的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林勇老师以国家政策为背景,深入剖析了新能源产业的上游、中游、下游发展,并详细阐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原因。他特别展示了低空经济万亿市场规模的飞行汽车前沿技术,为与会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考。

 

随后,张岩老师分享了本学期在“一带一路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技术”赛项中荣获金奖的参赛经验,并从选手培训、教师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根据比赛经验,提出了对今后学生实训教学的优化建议,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上海松广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叶飞先生作为校企合作专家,对企业所需的人才技能和培养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他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的优点和缺点,强调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和融通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专业教师个人发言环节,汽车专业的教师们积极建言献策,从课程设置、实训教学设备、个人提升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讨论。二级学院副院长徐华伟对本学期学院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她指出,学院在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课程内容更新速度与行业发展的匹配度、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二级学院副院长陈日骏则针对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规划,以及实训教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陈院长认为,实训中心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其建设和规划应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

 

教务处负责人姜萍对智能汽车学院教研组的研讨内容进行了归纳和经验总结。她提出,要加深各二级学院教研组之间的融通,合作开展教学,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姜萍强调,教务处将支持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院副院长何佩军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指导。他强调,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实训基地协同育人新模式,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何院长提出,学院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以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闽洲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他指出,后续教研活动要聚焦问题,靶向发力,不断深入优化,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李院长强调,学院将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持续更新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适应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智能汽车学院的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智能汽车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数智化时代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