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一些书籍如同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本期“读好书育新人”活动中,何佩军副院长倾情推荐了《教育的情调》。他以独特的视角对高职教育进行了深刻洞察,更是对教育本质发出了深情呼唤。吴宛馨同学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莫言先生性格中的那份坚韧与不屈;渠盼娜老师的阅读心得,带我们一同走进伟人马克思那波澜壮阔的一生,体会他追求真理与革命的坚定信念。这三本书,如同三面镜子,映照出教育的温度、人生的坚韧与思想的深邃。
让我们一同翻开书页,开启心灵的旅行吧!
第八期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官:学院副院长 何佩军
第八期推荐书目:(专业篇)《教育的情调》
推荐理由:
在技术理性中守护教育的温度:范梅南《教育的情调》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在职业教育日益强调技能培养、就业导向的今天,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犹如一股清泉,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这本书虽然主要面向中小学教育,但其对教育本质的洞察、对师生关系的诠释、对教育智慧的探索,对高职教育工作者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超越技术理性,回归教育本真
高职教育常常陷入技术理性的困境,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范梅南提醒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召唤”,是“对另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负责”。高职学生同样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关怀,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样需要被唤醒和滋养。
二、重构师生关系,建立教育情谊
范梅南认为,教育的情调体现在“替代父母关系”的师生关系中。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往往比较疏离,教师更多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技能训练者的角色。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在高职教育中建立一种更加亲密、信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和支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三、关注教育细节,彰显教育智慧
范梅南强调,教育的智慧体现在对教育细节的敏感和把握上。高职教育中,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例如学生的眼神、表情、语气等,而这些细节恰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习状态。我们需要学习范梅南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关注每一个教育细节,捕捉教育契机,用智慧的方式引导学生成长。
四、培养反思能力,提升教育境界
范梅南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不断追问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高职教师也需要培养反思能力,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师生关系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
具体而言,《教育的情调》对高职教育的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设计:在注重技能培养的同时,融入人文关怀和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完善。
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师生互动: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
阅读《教育的情调》,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明确教育的价值追求。
学习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充满关怀和支持的教育氛围。
提升教育敏感性和洞察力,捕捉教育契机,用智慧的方式引导学生成长。
培养反思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
总而言之,范梅南的《教育的情调》是一本充满教育智慧和人文关怀的著作,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技术理性的局限,回归教育的本真,在高职教育中守护教育的温度,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强烈推荐各位同事阅读这本书,相信它会给你们带来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好书朗读者:建筑装饰工程技术2352班 吴宛馨
朗读书目:(人文篇)《不被大风吹倒》
好书读书人:公共基础学院教师渠盼娜
阅读书目:(思政篇)《马克思传》
在思想的烈焰中永生:重读马克思的一生
提到“卡尔·马克思”,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早在上世纪之交,他就被评选为“千年来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他的理论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但却少有人真正了解他传奇的一生。自学生时代起,在读原著时和马克思的一次次“谈话”中,我与他逐渐“熟络”起来。通过阅读《马克思传》,更是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伟人顶天立地的同时,也有作为常人有血有肉的鲜活瞬间。
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就已经立志要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他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对追求人类幸福的承诺。从莱茵河畔到布鲁塞尔,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他的革命足迹踏遍了整个欧洲。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他笔下记录着无产阶级的疾苦与斗争。当马克思喊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时,他就已经完成了从学者到革命家的蜕变。在长达四十年流亡的日子里,马克思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但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人性的光辉愈发闪耀。出生贵族的燕妮毅然选择了与马克思共度艰难岁月,她的坚韧与付出,为马克思的思想探索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而恩格斯不仅在思想上与马克思高度契合,更在经济上给予了他无私的支持,成为了马克思一生最亲密的战友。这些深厚的情谊支撑着马克思在逆境中不断前行,为我们谱写了人类永恒的思想赞歌。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回望马克思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一生,他始终不改革命初心,毕生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把一切献给了革命的事业。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让我们带着这份阅读的收获与感悟,继续前行在教育的道路上,用爱与智慧去滋养每一位的心灵,用坚韧与勇气去面对人生的挑战,用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去照亮思想的天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因为这些好书的陪伴而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智慧、更加美好。下一期好书推荐官是梁晓琦。让我们一起期待,更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