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培训”要求,把全面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立德树人 学通《纲要》”专栏。
一、纲要解读
问:如何抓好《纲要》贯彻落实?
答:贯彻落实好《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教育系统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培训,把全面实施《纲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为了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开局起步,教育部正抓紧研究启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顶层设计,开展改革试点,强化监测评价,推动《纲要》重大部署落地落实。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实施好《纲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广泛宣传报道各地各校学习贯彻《纲要》的进展成效,推广经验成果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组织领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一流开放教育
开放大学党总支
开放大学党总支积极响应《纲要》号召,深入开展专题学习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任务,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一流开放教育。
开放大学党总支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发展、稳量提质”的工作思路,践行“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深入探索“党建+业务”融合新模式,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新思路。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二是落实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是立足区域发展需求,重点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践行实践育人;四是坚持质量并进策略,融合发展,稳量提质促开放教育转型。
三、个人体会
聚焦数字化 创新人才培养
开放大学党总支第一支部 梁晓琦
作为一名开放教育教师,学习《纲要》后深感使命在肩。《纲要》锚定教育强国目标,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这为开放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揭示了新时代教育者的责任担当。以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与实践。
第一,深化数字化转型,赋能个性化教学。《纲要》将教育数字化列为战略重点,这与开放大学“泛在学习”的理念高度契合。开放大学的在线学习平台、开放学习元宇宙、虚拟实训场景等技术的应用,学员可在线上学习,破解了成人学习者“工学矛盾”难题;开放大学的智能学情分析、学习者画像、智能助教等工具,助力“个性化”“精准教学”的实施。
第二,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学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第三,加强人工智能学习,助力教育变革。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支持服务中的应用,助力师生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纲要》为引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奋斗,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落实《纲要》精神 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开放大学党总支第二支部 韩梦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为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学习《纲要》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优化思政课教育教学。
一是学深悟透,充分融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学习四史,将其精神内涵充分融入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创新方法,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结合现实案例和现代技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和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生动的语言,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注重知行合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亲身体验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认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纲要》为指引,坚守思政教育阵地,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