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班主任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深入贯彻落实医教结合工作理念,4月24日,学校特邀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李瑾医生为全校班主任开展题为“从‘信号’到‘行动’——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专题讲座。各二级学院副院长、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中心教师以及建管职院、现代化工职业学院的几位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也是学生管理专委会的一次主题培训。活动由学工部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宋晓东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李瑾医生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从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青少年心理危机预警信号、学校预防与干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讲解。
李医生通过一例大二学生的真实案例,剖析了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普遍问题,帮助班主任、辅导员更清晰地认识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扰。在介绍心理危机预警信号环节,李医生详细讲解了情绪、行为、认知、言语、躯体、精神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强调“早发现、早干预”的重要性。李医生重点介绍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社交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通过具体症状分析,切实提升了班主任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针对学校预防与干预策略,她提出班主任应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安全、支持性的班级氛围。学校可以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定期举行沟通会议,加强日常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最后,李医生特别强调老师们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以更稳定的状态投入教育工作。
讲座后,设置提问环节。心理教师、二级学院学院副院长,以及兄弟院校的老师从精神类药物服用的躯体反应、阿斯伯格学生的校园培养注意事项,以及特殊学生的家校联动等方面提出问题。李瑾医生一一做了解答。
讲座结束后,学工部心理中心主任宋晓东老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各班主任要切实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心理调适。
此次专题讲座是我校深化医教结合工作的重要环节。此次活动也是我院心理健康活动季的一项重点活动。未来,学校将持续推进与医疗机构的深度合作,不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人 徐笑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