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学院扎实落实“教学质量教研主题月”要求,共举行11场公开教研展示活动,各教研室紧扣主题,深入研讨。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闽洲,副院长何佩军对活动进行深入调研指导,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参与观摩与点评,全体教师参与分组研讨交流。
李闽洲首先肯定此次大规模全方位的公开教研展示活动对于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该活动由16个教研室齐动、全体教师参与,此乃检验教学成果的真研讨,亦是研讨真活动。他提出三点指导意见:一是研讨需从小处着眼,挖掘大内涵。活动应紧扣专业背景,回归教育本真,聚焦实质内容,求真务实,做好总结提炼,以课堂为阵地,致力打造“金课”。二是发挥集体智慧,深剖真问题。研讨范围应涵盖专业建设、实践基地、教材开发等诸方面,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有总结、有效果。三是专业建设需上下联动,双向发力,力求目标达成。三年期质量评估不容轻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之根基在于各教研室之落实,同时亦需深思就业之导向。
何佩军高度肯定了此次教研主题月活动的显著成效并在推进策略上进行具体指导,涵盖立足职业岗位优化重构课程体系,数字孪生技术的使用,高精尖人才培养,校企协同育人,人文素养提升等多方面。他期望各教研室从产业调研为原点做好新专业申报,从岗位能力为起点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从五金建设为重点做到教研室内涵建设。广大专任教师应及时了解职业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从而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而推进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活动主题广泛且深入,既涵盖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方面,如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及课程思政建设,也聚焦于课程建设的核心议题,包括三教改革的策略、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同时,活动特别关注专业建设与数智化的结合,探讨了高职数控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数字化背景下智能建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数智化时代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建设等真问题。此外,活动还涉及多元评价与增值评价,通过说课评课教研展示打造智慧课堂,促进教师成长,并关注技能大赛成果在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转化,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覆盖了教育教学中的多个关键领域和实际问题。
活动结束后,各教研室就活动亮点、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总结,以期持续改进优化,提升教学质量,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