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学习专栏⑧:聚焦教育新征程 铸就强国新篇章

文章来源:党务公开网发布时间:2025-02-1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培训”要求,把全面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立德树人 学通《纲要》”专栏。


一、纲要解读

问:如何聚焦“人才竞争力”这一特质,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战略任务?

答:聚焦人才竞争力,要把培养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比较优势。提升人才竞争力,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从而适应匹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在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探索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要持续开展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节选自教育部“微言教育”《四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聚焦“六大特质”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战略任务》)


二、组织领悟

聚焦教育新征程铸就强国新篇章

公共基础党支部

《纲要》是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并准确把握《纲要》的核心精神与战略部署,公共基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围绕《纲要》展开深入学习与研讨,力求精准定位,明确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责任担当与工作思路。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础,突显自身功能,发挥辐射作用。将党的先进理念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按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要求,夯实基础课教学质量,积极优化教育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金课”建设。推动课程改革与创新,完善基础课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不断优化学院“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和“致知明理行动计划”的内容与形式。积极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数字化建设,打造兼具“智慧引领、创新驱动、文化传承、能力共生”特色的金课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和师德水平。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公开课、教学能力大赛等活动,动员各教研室成立科研团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四是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项目,加强与专业院系、普通高校、学术团体等联合教科研的深度与广度,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不断推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


三、个人体会

以《纲要》为引领,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公共基础党支部鲁瑾

深入研读《纲要》,我深刻感受到这一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和深远指导意义。这份纲领性文件不仅宏伟地勾画了教育强国的未来蓝图,更为我这位身处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清晰地指明了实践的方向和路径。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我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了助力学校品牌建设,我所在的公共基础学院精心策划了两大系列主题活动。一是“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人文、体育、艺术活动,培育学生“工匠气”与“书卷气”并重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二是“致知明理行动计划”,通过数理学科的竞赛与活动,打牢学生的数理基础,激发其思维活力与创新精神,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这两大主题活动与《纲要》的精神高度契合,我全身心投入到这些活动中,我相信,这些活动将为学生们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纲要》的指引下,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为教育强国的伟大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助力教育东西协作筑牢教育强国之基

公共基础党支部 董茂旭

作为为一名正在云南省彝良县进行“组团式”帮扶援滇任务的体育教师,在沪滇协作机制框架下开展教育帮扶的实践经历,使我真切体会到《纲要》所蕴含的现实指导价值。

首先,《纲要》中关于“推进教育公平”的战略部署,在帮扶实践中得到深刻印证。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当地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仍存在结构性短板。在帮扶工作中,我结合专业特长,系统开展体育、书法、舞蹈等多元教育活动,通过组建学生社团、实施志愿者陪伴计划等方式,着力拓展育人载体,切实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改善教育公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纲要》中提出的“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云南省彝良县,体育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我深知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研究层面,与当地教师建立常态化教研机制,系统引入上海先进教学理念,协同推进体育教学质量提升。

《纲要》中还强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积极参与“组团式”帮扶名师工作站的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例如在体育课程实施中,我既注重运动技能训练,也强调运动科学原理阐释,同步开展健康管理知识普及,着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参与教育帮扶工作的实践经历,让我对《纲要》的指导价值产生了更深切的体悟。未来工作中,我将继续以《纲要》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实际,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925号    邮编:201620
Email:SHKCzyjsxy@163.com    电话:021-577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