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学习专栏①:对标对表拓思路 聚焦重点求突破

文章来源:党务公开网发布时间:2025-01-26浏览次数:1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培训”要求,把全面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即日起,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立德树人 学通《纲要》”专栏。


一、纲要解读

问:《纲要》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答: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教育强国建设进入了蓄势突破、全面跃升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纲要》编制的统筹领导,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编制工作,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学校和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

此次印发的《纲要》,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是首个以教育强国为主题、以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重要任务的国家行动计划,是全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顶层制度安排,对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更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组织领悟

对标对表拓思路  聚焦重点求突破

智能制造党支部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共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党支部积极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并结合工作实际,对标对表拓宽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新要求,并聚焦重点工作力求突破。

本支部立足区域发展需求,主动融入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链、教育链融合,夯实学院内涵建设。通过重点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践行多元育人;通过推动“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金教师、金基地”建设,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践行质量育人;通过持续深化产业、专业、就业联动,促进供需对接,人岗适配,提升就业质量,凸显科创特色育人模式。

本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融合赋能、强根铸魂、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落实“一切工作到项目”的工作理念,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我们践行“项目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构想如下:(1)“校企党建同心圆”项目。和企业建立党建合作关系,以党建活动促进校企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合作。(2)“课程思政团队”项目。发挥支部“智能制造”的专业背景特色,校内外联动,劳模、工匠、大师齐聚,共同打造新型课程思政团队。(3)“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资源库“项目。努力打造为“产学研用”的线上平台,校企共建专业图谱、课程图谱、思政图谱等,形成职教“新五金”的重要载体和育人阵地。


三、个人体会

《纲要》引领专业成长行动助力教育强国

智能制造党支部胡绍华

作为一名数控专业教师,我深知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学习《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后,我更加明确了自身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一是以赛促教,提升技能水平。数控专业实践性强,大赛是检验技能的重要平台。我将积极参与各类高水平赛事,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同时将大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前沿技术和行业标准。

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我将引入项目化教学、AI教学等模式,结合行业实际需求,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提升技能。同时,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三是注重跨学科融合,培养综合型人才。数控专业涉及机械、电子、自动化等多个领域,我将努力提升自身跨学科能力,通过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智能制造课程中,融入数控加工与自动化控制的融合技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纲要》为指引,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以务实的态度和扎实的行动,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数控专业人才,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体教融合育新人因材施教促发展

智能制造党支部孙凯婕

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出台之际,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使命,将体育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学习,我有以下一些参与学院体育教育工作的初步设想。

在体育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和技能训练,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时代需求,引入新兴体育项目,如极限飞盘、旱地冰壶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注重将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文化等融入教学,让学生不仅掌握运动技能,还能了解体育的内涵和价值。

要关注个体差异,推进教育公平。在体育教育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有所收获。对于体育特长生和有特殊体育需求的学生,提供额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全体学生体育素养的均衡提升。

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可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运动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巧。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课外体育竞赛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纲要》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更要不断学习体育教育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关注体育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925号    邮编:201620
Email:SHKCzyjsxy@163.com    电话:021-577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