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4.0项目金牌、“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获得者,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卢俊威为原型,学院精心创作首部短剧《冠军中的冠军》。短剧紧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这一时代主题,讲述了世界冠军卢俊威从初入职业教育时的懵懂迷茫,找寻到职业兴趣后的投入学习,再到备战世赛时克服无数困难险阻,终于站上技能巅峰,成为了新时代“技能报国”的模范典型,最后又回归教育的匠人初心。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生动饱满的情感,将故事娓娓道来,令人动容。
在团市委、团区委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剧由学校组织师生全程参与调研、创作、编排等工作,多名三年制、五年一贯制学生参与排演,生动展现了学校师生传承工匠精神,矢志不渝奋斗的精神风貌。剧目的成功上演,是学院在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上的一次深度探索,也是打造“世界冠军的摇篮”品牌、共绘“大思政”育人蓝图的一次生动实践。
2025年5月25日下午,短剧《冠军中的冠军》在第十九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式暨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主题宣讲活动中首次展演。
2025年6月24日,短剧《冠军中的冠军》在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主题宣讲活动(长三角专场)中进行展演。活动由团中央组织部、青年发展部主办,团上海市委、团江苏省委、团浙江省委、团安徽省委承办,上海市科技团工委、团长宁区委、上海农商银行团委协办。
学生演员心声
学生演员:金晓依
参与情景短剧《冠军中的冠军》的演出,让我近距离接触了世界冠军卢俊威的成长故事,内心深受震撼。从职教青年,到站在世界技能巅峰的工匠,他的蜕变让我深刻体会到“热爱”与“坚持”的力量,也让我明白,成功并非偶然。他在备赛期间克服英语短板、夜以继日训练的细节,更让我看到“工匠精神”背后的汗水与执着,尤其是短剧中他面对国际赛场突发状况时的冷静与智慧,让我懂得:真正的冠军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临危不乱的勇气和团队协作的胸怀。
这场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体验,更是一堂人生课。卢俊威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时代不会辜负奋斗者,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学生演员:高铭灏
作为一名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学生,第一次参与舞台剧演出,内心满是新奇与紧张。在舞台上,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用肢体和语言去诠释角色,感受着观众的目光与掌声,这与平日在实验室里与机器人打交道的感觉截然不同。
而“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获得者的奋斗历程,更是让我深受触动,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坚守。他们将创新思维融入工业生产,推动着行业变革。这让我明白,无论在舞台还是工业领域,都需要专注与热爱,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在工业机器人专业上追求卓越,为技术技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演员:杨辰雪
当灯光亮起,我踏上舞台,那一刻,心跳如鼓,却也满心欢喜。在光影交错中,我化身为剧中人,用肢体诠释情感,用声音传递故事,感受着表演的魅力与团队的力量。而当我真正了解了卢老师和谢老师的事迹后,我再次感受到,一个个闪耀的成就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钻研,是对梦想的无畏追逐。这让我深知,无论身处建筑装饰还是其他任何领域,创新思维都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而持之以恒则是通往胜利的阶梯。
我愿将舞台上的灵动与世界冠军的坚韧相结合,在建筑装饰的世界里,努力让每一处装饰都成为故事的载体,每一座建筑都成为梦想的栖息地。
学生演员:金宇哲
与冠军相处的经历,让我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片场演绎角色时,我曾以为冠军的荣耀是天赋使然,但真正接触到冠军本人,才发现他们的成功源于极致自律与对目标的执着。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他们日复一日的训练,即使面对伤病与挫折也从未放弃的坚韧,远比剧本中的情节更震撼。这种精神不仅让我在表演时更能共情角色,也激励我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努力向榜样看齐,因为我明白,任何领域的卓越都需要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