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触动心灵的生命之书,引领我们走向灵魂的深处

发布时间:2025-03-03浏览次数:10文章来源: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

编者的话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在浩瀚的知识宇宙中,书籍如同璀璨星辰,引领着我们探索智慧的边界,滋养着我们的心灵。为了响应时代对青年成长的深切呼唤,我们启动“读好书 育新人”活动,旨在通过精选的书籍推荐,搭建起一座座通往思想、智慧与人文精神的桥梁。每一期活动,我们都将邀请“三好生”,以他们的独特视角和深刻见解,为我们揭示那些能够启迪思想、触动心灵的经典之作。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场思想的盛宴中吧!


第六期好书推荐官:学工部部长方莉

推荐书目:(人文篇)《我与地坛》

推荐理由: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部触动心灵的生命之书。在书的世界里,有些作品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与地坛》便是这样一部不朽之作。

 作者史铁生在风华正茂时双腿瘫痪,人生陷入无尽黑暗。在几乎被命运击垮时,地坛成了他的心灵栖息地。“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历经沧桑的地坛,宁静而包容,默默接纳了失意的史铁生。

 在与地坛的对话中,史铁生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度探寻。他思考着生与死这一沉重话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份对死亡的豁达,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知。同时,书中对母亲的描写也令人动容。母亲默默承受着儿子的痛苦,“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深沉的母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我与地坛》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史铁生用生命书写的心灵史诗。它让我们在喧嚣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之地,思索生命的真谛,感受母爱的深沉伟大。翻开这本书,跟随史铁生的脚步,开启一场触动灵魂的阅读之旅,相信你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

好书朗读者:智能建造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2331班学生 陈梦冉

朗读书目:(思政篇)《马克思传》

 

好书读书人:公共基础学院教师舒瑶

阅读书目:(人文篇)《我们仨》

真正的幸福是细水长流中紧握彼此掌心的温度

翻开《我们仨》的书页,仿佛推开一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杨绛笔下细碎的日常,没有华丽辞藻,质朴的生活细节蜿蜒成诗:钱钟书学煮红茶烫伤的手指,钱瑗伏案时垂下的发丝,牛津旧居窗台上悄悄爬满的绿萝。家的模样,在作者笔下是三颗靠拢的心跳。在古驿道梦境与下放劳改的岁月中,钱钟书、杨绛与钱瑗始终以知识分子的纯粹对抗时代的荒诞。

书中杨绛说我们仨走散了,可那些被光阴冲散的瞬间,却总在某个街角与你不期而遇。菜场里挑拣蔬菜的银发夫妇,公园长椅上分享耳机的小情侣,地铁站口等待孩子放学的父母,每个寻常场景里都藏着我们仨的倒影。

合上书时,窗外的白玉兰正落下最后一片花瓣。不禁让人感慨:当视频通话替代围炉夜话、社交符号稀释真情时,杨绛一家用63年光阴书写的相守哲学,恰是治愈浮躁时代的良方。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传奇,而是细水长流中紧握彼此掌心的温度。

字里行间流淌的坚韧与智慧、温暖与幸福,总是如涓涓细流,感染和打动着我们。每一本书都蕴含着独特的力量,能够引领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感谢“三好生”们的精彩分享与朗读,他们的声音与感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经典之作的内涵与价值。希望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师生都能从中汲取到力量与智慧,不断提升自我,成为新时代的栋梁之才。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在书海中遨游,探索更多未知的美好。下一期好书推荐官是殷慧妍、渠盼娜。让我们一起期待,更美好的相遇!


上一篇:下一篇: